气道重塑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在临床上难以获得有效的防治方法。探讨人支气管成纤维细胞有重要意义。支气管哮喘常伴有气道的结构重塑,其典型特征之一是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动增强所产生的基膜增厚、气道顺应性降低,导致持久性气道阻力增高,发生难以逆转的通气功能损坏。
人支气管成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平衡有利于维持气道微环境结构和功能稳态。在损伤、应激等条件下,细胞间相互作用平衡可能发生偏离,从而启动重塑机制。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并建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体系。慢性阻塞性肺病组织病理学特点为支气管组织重构,表现为修复过度,肺组织重构表现为修复不足呈现肺气肿的表现。
气流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征,支气管和肺组织重构是气流阻塞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过程中,支气管和肺组织表现出不同的重构特性;支气管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增殖、重排、细胞外基质堆积,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而肺组织表现为肺泡壁结构断裂、破坏、没有明显的纤维化,呈现肺气肿改变。
人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和人肺均显著表达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但两种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同。波形蛋白呈斑点状分布于肺成纤维细胞胞浆内,并以细胞核周围为主;在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内,波形蛋白均匀分布于细胞浆内。在肺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沿细胞膜分布:在支气管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广泛分布于细胞浆。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支气管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不同,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增殖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增加。提示支气管和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修复特性不同,这些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和肺组织不同的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